top of page

【Topick】【自閉學童】媽媽認為兒子患自閉等於智商高 奧柏校長:例子絕對萬中無一

早前網上熱話指有父母很高興兒子是自閉症,認為自閉症等於智商高,直接跟天才掛鈎。專為自閉症兒童而設的奧柏學校陳恩楟校長慨歎,坊間對自閉症仍有好多誤解。「父母要坦然及早面對,更加不要自我標籤,自閉症兒童愈早介入和治療才有更大機會過常人生活。」


陳校長自踏入教育界開始,便在跟自閉症有關的教育機構工作,如今更是專為自閉症兒童而設的私立奧柏學校當校長。她希望坊間能消除對自閉症的誤解。「自閉症不一定有強項,多年來確實有遇上天才,樂曲聽一次就即時可以完整彈出來,或是有畫畫藝術天份很高的學生,但這些例子絕對萬中無一。」


講起自閉症兒童,不少人聯想起孤獨、自我中心、不合群,不理會他人等。據教育局資料顯示,自閉症學生是指因腦部功能發展異常而帶來的心智障礙,令其不能解讀別人的情感、較難聚合外來信息,以及缺乏組織和執行力。

分析行為背後意思

在陳校長十多年跟自閉症學生的相處中,當理論變為現實後,主要體現在固執個性、重複行為、興趣狹窄等方面。她說:「有同學會做出不斷拍手的重複行為,令他變成破壞課堂秩序的頑皮分子。」有些學生則專注力較差,容易走神分心,如當有同學跌了筆盒,隨即被「砰」的一聲奪走注意力,學生便即時忘記老師正在講課。

▲ 學校師生比例為1對2,更能根據學生不同情況和個別需要,制定度身訂做的教育方案。(黃建輝攝)

雖說在融合教育下,自閉症、注意力不足、讀寫障礙等有特殊教育需要的SEN學生都可在主流學校入讀,但學校很多時都未能針對性照顧自閉症學生的需要。陳校長直言:「家長很怕子女被標籤,多數學生是在主流學校學習遇到很大困難,才會轉到專為自閉症兒童而設的學校。」

陳校長認為要幫助學生,先要理解他們的難處,再以應用行為分析方法來訓練教學,即將複雜的知識概念細分拆件,由淺入深、循序漸進來學習。她某次遇上害怕英文的9歲男生。「他有自閉症和讀寫障礙,每次英文默書都不合格,甚至0分。在他眼中,文字全部都是符號,要識讀、識寫,更要串出來,是極之困難的事。好似俾咗一堆符號你,轉頭就要全部正確畫出來的感覺一樣,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。」


父母為了他的學習已經束手無策,多得老師不斷嘗試不同的學習方法,發覺以拼音來幫助男生背記英文字詞甚有效果。「從發音中掌握字母的組合,他受落這種記憶法,慢慢對學英文有信心,亦願意去記更多的字,不再太抗拒英文。」


安撫情緒 再談學習

陳校長自言學校是擔當橋樑的角色,在1比2的師生比例下,才能為學生度身訂造課程,實現個人化學習目標,以便早日回到主流學校學習。「小朋友在自我行為管理、情緒控制方面做好些後,如能夠坐定上課,之後才有機會談學習,盡可能追回跟主流學校的知識差距。」


「很多時學生不是不懂學習,只是未用對的方法。在過程中遇到困難,老師會從旁輔導,為學生建立成功感。」扶着學生並肩而行,為的是在鬆開手後,小朋友仍能堅定前行。「在適當的時候會退出輔助。當他們能夠真正獨立自行做出來時,才算是學習成功。」

話說陳校長在入行之初,便跟自閉症學生來個兩日一夜的宿營,老師要24小時照顧學生,讓她體會當自閉症學生的家長絕不容易。「室外活動時跑得四散,要不斷追追追;食飯同樣是挑戰,有些學生很固執,有特定的飲食習慣,只吃某些菜、肉,但營地是食大圍飯,同學仔挑食、不肯食,而鍾意食的又會一整碟拿回來食。原以為自理方面應該問題不大,但學生刷牙都要監督才能做好。」狀況百出的混亂場面,反而堅定她從事特殊學習需要教育的決心。


家長有口難言

陳校長直言自閉症家長很偉大,他們每日面對好多困難和挑戰。她說:「自閉症從外表是看不出來,社會就會少了包容和理解,家長很多時都是有口難言。」誤解往往帶來歧視,如有位好固執的自閉症小朋友,每次坐巴士都要坐指定位置,有人坐了就會鬧情緒不開心,甚至大叫「個位我㗎,我要坐」,旁人不能理解之餘,更會指摘家長「你識唔識教仔」、「無家教」等,家長想解釋卻無從說起。

有些家長為免發生這些尷尬難堪的場面,甚至會斬腳趾避沙蟲,選擇減少帶自閉症小朋友外出,更會盡量去少人的地方,餐廳也要挑少人的去。陳校長感慨道:


希望小朋友通過針對性的學習,令他們學到應該要學到的知識,可以改善生活。不想他們因為自閉症而少了接觸社會,甚至失去小組學習、社區活動的機會。


bottom of page